达华智能——中国出货量最大的 RIFD 电子标签和 IC 智能卡生产商。结合定增43.5亿,着力从平台、应用、渠道三大层次来构建“场景金融”生态链。在平台层,公司通过建设开放式的智能生活平台,通过多元场景聚集物联网应用者的流量信息。在应用层,公司为场景内的用户提供支付服务、商业保理金融服务、智能交通服务等。在渠道层,通过拓展渠道,增加公司的名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力。
达华智能发展战略与成绩:
1.重金加码互联网金融,构造全方位支付与金融场景,打造生态链
2016 年 2 月 4 日,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43.5亿元建设融合支付项目、商业保理项目、智能生活平台建设项目、运营渠道建设项目,通过本次定增公司旨在基于其物联网业务构建多层次“场景金融生态链”,发力金融服务。
2.优质第三方支付企业纷纷上市,构建支付金融生态系统成为共同选择
达华布局在先,资源丰厚,抢占先机。近期拉卡拉借道西藏旅游,联动优势借道海立美达,两家国内同样知名的第三方支付登录资本市场,引起市场高度重视,其中海立美达复牌后多个涨停,反应市场高度认可第三方支付与互联网金融行业前景。
3.达华智能支付与金融牌照齐全,融资完成后将具有显著优势
达华卡友支付,前身为银联子公司,主要高管具备多年银行和金融行业背景,全国布局资源分部合理。达华旗下已有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全方位的金融资产布局。相比其他几家第三方支付,达华计划融资规模最大,时间最早,将快速抢占最重要的行业突破时间,成为行业领头羊。
4.海外并购,打通全球金融布局
公司2016年3月10日复牌公告表示,海外并购尚未明确,仍有明显不确定性,但公司打破国别限制,实现全球金融资产深度布局的战略意图,已经非常清晰。通过将国内国外优质资产融会贯通,实现全球化布局,更显公司大格局与大平台战略。
5.新金融业务大幅增厚业绩,带来明显业绩弹性
公司传统业务基础稳定,随着食品溯源和智慧城市,物联网业务等进入快速发展期,内生增长确定。新金融业务,按照公司测算,未来将分别增厚业绩16年3亿元,17年7.5亿元!
随着公司传统业务的毛利率水平逐渐趋于稳定,达华智能传统业务的发展将保持平稳态势,公司盈利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其过去两年的多元布局以及此次定增项目带来的收益。按照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来进行预测: 传统业务:结合公司 3Q15 的业绩情况及以往的经营数据预计 2015年的净利润和 2014 年小幅增长,为 1.3 亿元。2016 年传统业务的净利润在智能硬件的带动下小幅增长至 1.54 亿元。2017 年继续保持 15%左右的增长,贡献 1.73 亿的净利润。
新东网配套募资产生增量利润:2015 年和 2016 年均为 0.2 亿元。
金锐显:根据其业绩承诺,2016 年的净利润为 0.76 亿元,2017 年为 0.76 亿元。
商业保理业务:以 15 亿保理资金进行估算,放杠杆 9 倍对应 135亿资金,若税后利差为 4%,则有超过 5 亿元的利润,但考虑资金估计要到 2016 年 6 月底才能到账,因此 2016 年预计只能贡献净利润约 2.5 个亿,2017 年全年预计贡献净利润至少 5.5 亿元。
融合支付&智慧生活:2016 年项目处于建设初期,预计相关业务贡献 0.5 亿的净利润。2017 年,经过两年的建设开始产生效益,预计为公司贡献 2 个亿的净利润。
投资建议:目标价 22 元,给予“增持”评级
通过预测公司 2016 年各项业务的净利润贡献情况,参考同类上市公司对应 2016 年的市盈率作为估值参考,传统业务 2016 PEx40,场景金融业务 2016 年 PEx60,预计未来 6 个月内公司的市值为 280 亿元,剔除本次定增 43.5 亿元,对应目标价为 22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达华智能,构建智能生活大平台。在过去两年基于自身在传统物联网业务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多项内生与外延布局,积累了多元化的应用场景,14年中标中山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进军食品溯源领域。此外,还与中山电视台合作制作运营“智慧中山”APP,进军智慧城市领域。15年陆续和南方新媒体、国广东方、华闻传媒、优朋普乐等积极合作,布局OTT业务。通过收购金锐显,公司填补了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等智能硬件制造环节的缺失。同年,成功控股卡友支付获得稀缺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公司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核心,凭借 OTT(互联网电视)、食品溯源、智慧城市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布局智能生活、聚集用户流量信息,通过卡位高频交易场景,积累数据,面向个人消费者、中小微企业提供以信贷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大平台。